理想城俱乐部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码,快速开始

理想城俱乐部 门户 见识好文 教育 查看内容

毛泽东向全世界展示:一个读书人最高的境界和成就(下)

2022-9-8 13:53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87| 评论: 0

摘要: 5毛主席曾经在哪里看过书?——在床上。建国后,毛泽东的房间里到处都放着书。特别是床上,有一半的地方都堆满了书,只有一半是拿来睡觉的。他经常在办公桌前处理完工作,就躺到床上开始看书,一看几个小时。他放在 ...
浏览文章时间满 112 秒,可领取 560 理想分

5

毛主席曾经在哪里看过书?

——在床上。

建国后,毛泽东的房间里到处都放着书。

特别是床上,有一半的地方都堆满了书,只有一半是拿来睡觉的。

他经常在办公桌前处理完工作,就躺到床上开始看书,一看几个小时。

他放在床上的书看起来杂乱无章,实际上哪本书放在哪儿,他都心中有数。

他出差的时候,到了地方,也往往要求像在北京那样,到处堆满书。

有一次他出差到杭州,当时的浙江省委的一位负责同志来到毛泽东的住地,初次看到这种情形,以为是毛泽东太忙没有时间整理,便动手整理起来。

毛泽东看到后,立即加以制止。

并且说了一句可以让很多人汗颜的话:

书是要读的,不是用来装璜门面的。有些人喜欢把书锁在书橱里,实际上是不看的。

我后来发现,其实,毛泽东喜欢在床上看书的习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。

那时候他才十来岁,白天和长工一起干活,晚上就躲在被窝里看一切能看到的书,经常被煤油灯熏得满脸乌黑。

我每次看到这些的时候,总会觉得非常亲切。

因为,这实在像极了我们读中学时拿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书的样子。

毛主席曾经在哪里看过书?

——在去见马克思先生本人的路上。

毛泽东的读书生涯,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弥留之际。

1976年9月7日,经过抢救刚苏醒过来的毛泽东示意要看一本书,他艰难地说了一个"三"字。

由于声音微弱和吐字不清,工作人员没能明白是要哪一本书。

毛泽东显得有些着急,用颤抖的手握笔写下了一个"三"字,又用手敲敲木质的床头。

终于有工作人员猜出他是想看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。

三木武夫是当时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、内阁总理大臣。

他正在日本进行大选,此时病重的毛泽东仍关切地注视着他在日本大选中的情况。

工作人员找来《三木武夫及其政见》这本书,他略微点头,露出满意的神态。

在工作人员帮助下,毛泽东只看了几分钟,就又昏迷过去。

这本书也成了毛泽东去见马克思之前,看过的最后一本书。

根据医疗组护理记录,到了9月8日那天,毛泽东时而昏迷,时而清醒。

清醒过来就看书看文件,一共11次,用时2小时50分钟。

最后一次是下午四点过,几个小时后他就安然辞世了。

四十七年前,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讲过一句话:

年老的也要学习,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,那末就要学9年零359天。

最终,他实现了他四十七年前所说的诺言,几乎是在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,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。

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些——在图书馆里,在闹市中,在马背上,在担架上,在床上,在生命的弥留之际……

实际上,毛泽东在课堂之外的读书场景和经历还有很多,无法一一穷尽,比如在出差途中,在陕西的窑洞里,在飞机上、火车上,甚至是在别人的家里。

在还买不起那么多书,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接触书的青年时代,毛泽东经常到他的恩师杨昌济和黎锦熙家里看书。

我看过的一个资料里,还曾经记载1910年的时候,他到韶山冲的一个秀才家里去看书。

他珍惜一切可以充实自己头脑的机会,只因为他心底里有一个伟大的夙愿。

这个愿望,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了解,部分还不能理解的人,在他们人到中年以后,再回头看看主席的传奇人生,一定后悔曾经口出狂言,并且会有不一样的感慨。

有时候不得不承认,有的人,天生就是带着使命感降生的。

6

毛泽东生活的年代,充满了动乱,但他仍然坚持在各个场合,利用一切机会读书。

我偶尔会写毛泽东的文章,有人在文末留言:

"毛泽东并没有什么了不起,他的成就都是因为'时势造英雄'。"

我想说,那些觉得毛泽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,请先学他读个10万本书再来说。

毛泽东一生的阅读量非常大,读书70年到底看了多少书?现在很难统计。

但在他去世后,有人曾梳理过他的藏书,大概有100000本。

这些书,是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,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,从古代的到近代的,从中国的到外国的,包括哲学、经济学、政治、军事、文学、历史、地理、自然科学、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。

但阅读量并非毛泽东和其他"读书人"的终极区别。

一个人或许博览群书,但这些书并没有被他的思想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,而只是一些相互无关的片段。

真正有用的,是要将所有的这些书连贯起来,形成自己的思想,并最终贯彻、体现到他的终极目的上去。

毛泽东的另一位早年同学周世钊,在谈到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情况时,说毛泽东有"四多"的习惯.

就是"读得多,想得多,写得多,问得多。"

而所有的这"四多",又都是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。

1913年,年仅二十岁的毛泽东就写下这样一段话:"闭门求学、其学无用。"

所以,他的一切读书和学习,都会联系现实中的问题去思考,分析,去大胆推论,验证。

1938 年,毛泽东在出席抗大第三期三大队毕业典礼的时候说:

社会是学校,一切在工作中学习。学习的书有两种:有字的讲义是书,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——"无字天书"。

毛泽东从来都不觉得,学习和读书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,所以十多岁就敢于选择辍学。

但我想说的是,谁也不可能因为辍学而取得成功。

每次看到有人举比尔盖茨、扎克伯格等的例子,来为自己"不读书"辩解,我就很想给他们讲讲毛泽东当年辍学的故事。

因为他当年的辍学,其实是为了更好的读书与学习;更是为了从浩瀚书海中,寻求救国救民的灵感、寻找历史兴亡的客观规律。

毛泽东曾经写过一段话,讲他当年辍学后,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时的想法:

"在图书馆里,在韶山冲里,我就没有看见过几个生活很快活的人。

韶山冲是这样,全湘潭县/全中国/全世界的情形,恐怕也差不多。

我要怀疑,人生在世间,难道都要痛苦的生活吗?

世界的变化,不会自己发生,必须通过人的努力。"

这样的思考,最终成了毛泽东辉煌一生的起点。

而他所有努力的中轴线,就是大量的阅读、反复深入的思考与实践。

所以,所有现在感到痛苦,迷茫,焦虑的人,永远不要寄希望于不读书就什么都懂,什么都不做而人生自然会变好。

你可能"无师自通",但永远不可能不学习就能掌握某一项技能。

这个世界上,任何东西、任何人都可能辜负你,唯有读书不会辜负。

一个人读了什么书,以什么样的方式读书,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性格、气质、行为方式和思想,也往往决定了他一生的成就。

说白了,很多年后,当年你读过的书可能都已经忘了,甚至连书名都不能完整记起来。

但你之后所说的每一句话,写下的每一个字,甚至做的每一件事情,背后都是读过的每一本书。

而这,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。

何以解忧?唯有读书!

何以释惑?唯有读书!

何以成长?唯有读书!

何以救国?唯有读书!

"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"。

最后,用我最喜欢的一阙经天纬地、豪情万丈的词,送给这位终身学习的战士。

《沁园春.雪》——作者:毛泽东

"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望长城内外,惟余莽莽;大河上下,顿失滔滔。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,欲与天公试比高。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

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。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"



毛泽东向全世界展示:一个读书人最高的境界和成就(上)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1

鲜花

鸡蛋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1 人)

QQ|手机版|理想城俱乐部 ( 闽ICP备19016385号-2 )

闽公网安备 35012102500645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221536

全国热线4009986601

GMT+8, 2024-4-19 14:24 , Processed in 0.163929 second(s), 3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