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文章时间满 115 秒,可领取 575 理想分
· 教员传习社是一个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“人民讲习所” · 任务:带领学习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实践智慧,从《毛选》等著作中找方法找路径,帮助个人成事、帮助企业经营提升、帮助下一代更好教育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全部力量 ○文/莫小斋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具备一种独特的品质——凡事不预设。这种态度不仅帮助他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,还能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坚定,最终取得胜利。 一、保持开放,不预设立场 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立场,这些偏好和立场往往导致我们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。预设立场会阻碍我们全面理解事物的全貌,影响我们的判断。 Q1 什么是“立场”? 立场,通常反映了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价值取向、利益诉求和认知框架,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。 Q2 为什么要不预设立场? 1.立场虽稳定,但也不是一成不变。 正如前面说到,立场具有主观性的特点。即一旦形成,短期内通常不变。但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,立场可能会有所调整,比如新的信息、经验或观点,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立场。 2.因为立场虽有效,但也并非绝对正确。 在人际交往中,明确各自的立场有助于增进理解、减少误解和冲突。值得注意的是,立场也并非绝对正确。每个人的立场都会受到自身认知、经历等影响。如果双方立场差异过大,就难以达成共识。 Q3 我们可以怎么做? 教员告诉我们: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,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优点和缺点总是相伴而生的。 1.看到事物的正面和反面。 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两面,没有绝对的好与坏。预设立场,只会让我们仅仅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一面,忽略其他的信息。 教员告诉我们“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积极面,同时也要勇于面对和克服消极面”。这就需要我们从更高的视角去理解问题,既看到好的一面,也看到坏的一面;既看到表象,也看到实质。只有了解了事物的不同侧面,才能作出更加精准的判断。 2.理解对方的处境和需求。 毛选的开篇,教员就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关键所在:“谁是我们的敌人?谁是我们的朋友?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。” 在革命道路上,我们站在工人农民的立场,尊重工人农民的利益,打土豪、分田地,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工农联盟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,我们也应该保持开放、包容的态度,尊重他人立场,倾听和接纳不同的观点。不预设自己的立场,也不预设他人的立场,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处境和需求,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。 “把朋友搞得多多的,把敌人搞得少少的。” 二、敢于行动,不预设困难 内心强大的人不会提前预设困难,而会在行动中解决问题。他们相信,只有在做的过程中,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 Q2 为什么要不预设困难? 1.可以避免心理预设带来的负面影响。 当我们预设困难时,就会在心中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,从而阻碍我们的行动和决策。预设困难还可能导致焦虑、恐惧和消极情绪的产生,进一步削弱我们的信心和动力。 不预设困难,可以让我们在关注负面因素的同时,看到可能存在的积极因素,甚至是解决方案,增强自信心。 2.可以产生接受挑战带来的正向激励。 不预设困难意味着我们愿意接受任何可能性,包括顺利完成任务或遇到意外挑战的情况,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,并抓住机遇。 当我们不预设困难时,我们更有可能在真正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,能够更有效地评估情况,制定应对策略并采取行动。 甚至尝试新的方法,从而激发个人的创新和成长。 Q3 我们可以怎么做? 教员告诉我们:不要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,不要被尚能忍耐的困难所沮丧,不要被一时的挫折所灰心。 1.不被困难所吓倒,敢于行动。 开辟工农根据地、武装夺取政权,难吧?数次反围剿、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,难吧?? 难!!! 面对这些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,教员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,没有被尚能忍耐的困难所沮丧,而是选择继续前行。因为他相信,只有在不断地行动和尝试中,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 2.不因挫折所灰心,灵活机动。 教员在《矛盾论》中讲了三打祝家庄的例子,前两次都因盲目行动,结果吃了败仗。第三次吴用双用连环计,拆散了三庄联盟,才取得了最终胜利。 先做起来,但不盲动,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。不因一时挫折灰心,视具体情况灵活应对,见招拆招。灵活性和坚韧性,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 想,都是问题;做,才是答案。 做任何事情,都要有敢闯敢试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韧劲。凡事不预设未知的困难,不计较一时的得失,在事上磨,在事上练,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中,才能最终成事。 三、专注当下,不预设未来 内心强大的人懂得专注于当下,不会过多地担忧未来或留恋过去。他们相信,只有活在当下,专注于解决眼下的一切,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。 Q1 什么是未来? 未来代表着一种不确定性,包含了各种未知的因素和可能。人们常常对未来充满期待、希望、担忧或恐惧,因为未来可能带来积极的变化,也可能带来挑战和困难。 Q2 为什么不要预设未来? 1.不预设未来,可以减少自我内耗。 当人们过度关注过去或未来时,很容易陷入焦虑和压力之中。而“活在当下”的心态则有助于人们不过多纠结过去、内耗或焦虑未来,更专注于眼下的生活。 2.不预设未来,可以提升自我意识。 “过去不恋,未来不迎。”专注于当前的工作和生活,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时刻。 如与亲友相聚、美食美景等,既能提高人的幸福和满足感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,也能让人们回归到自己所处的环境、正视自己面临的问题。 Q3 我们可以怎么做? 教员告诉我们:分兵几乎没有一次不失败,集中兵力以击小于我或等于我或稍大于我之敌,则往往胜利。 1.立足当前,明确目标。 教员曾讲到“两个拳头打人”的例子,把红军主力一分为二,企图在两个战略方向同时求胜,结果是一个拳头置于无用,一个拳头打得很疲劳,该取得的胜利,却没有胜利。 首先清楚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,就像在战争中明确战略目标一样,而且这个目标应该是具体、明确且可衡量的。其次要知道哪些任务是最重要的,哪些是次要的,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和次要战场。 一定要先处理那些对你的目标贡献最大的任务,即主要部分优先。 2.集中兵力,各个击破。 在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》中教员写到: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,反对分兵,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。 在工作和生活中,我们习惯于分散兵力,手里做着A,心里却想着B,结果A也没做好,B也搞砸了,徒增不少烦恼和内耗。 分兵没有不失败的。故更要集中优势兵力:是拿下一个项目还是谈成一起合作?总而言之,集中兵力各个击破。 过去已经过去,无法改变;未来尚未到来,无法预知。我们所能做的,就是专注于当下,集中力量破局。 写在最后 内心强大的人具备“凡事不预设”的能力。 他们保持开放的心态,不预设立场;他们拥有行动的勇气,不预设困难;他们专注当前的任务,不预设未来。 这种态度不仅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,还能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坚定。 祝愿屏幕前的您也能逐渐习得这样的能力,让自己的内核愈加强大。 注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|
|手机版|理想城俱乐部
( 闽ICP备19016385号-2 )
GMT+8, 2025-2-6 02:04 , Processed in 0.198445 second(s), 40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