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文章时间满 147 秒,可领取 735 理想分
“生而不养,养而不陪,渣爹无疑。”
前段时间,无意中看见母婴群中,有一堆宝妈吐槽:
“生而不养,养而不陪,渣爹无疑。”
为此,有位妈妈总结出了一个特别形象的词“中国式渣爹”,惹得一堆人在下面拍手叫绝,回想一下,这类现象似乎确实比较普遍。
针对这一情况,近几年社会上流行了一个新词——丧偶式育儿,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理解则是有的人活着,可他已经“死了”。
这种辛辣的表达里蕴含着浓浓的讽刺与无奈,充斥着不少女性对家庭中父职缺失的不满,更引发了人们对教养母职化的深思—— 丧偶式育儿中,更多的是“父职”缺失
2017年,平安人寿联合南方周末等权威媒体机构发布了国内首份《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》中显示:
中国家长在工作日里平均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为3.7个小时,周末可达9.3个小时,分别占据他们个人可支配时间的63%和72%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:55.8%的家庭日常陪伴孩子的是母亲,父亲陪伴较多的仅有12.6%,父母陪伴时间均等的家庭也只有16.5%;
而在工作日,父亲的陪伴时间平均只有2.9小时左右,周末约为7.7小时,都远低于母亲的4.6小时与10.9小时。 “父职缺失”的背后,其实是一场“母职惩罚”
首先,受传统观念的影响,也就是“男主外女主内”的家庭模式,让男性出现“父职”缺失,因为这句话意味着女性必须“相夫教子”,好让大家长在外无后顾之忧,进而直接催生出“丧偶式育儿”。
如果默认父亲可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缺席,那么身为母亲就必须无所不能,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,对女性的性别偏见与“母职惩罚”才是导致父职缺失、丧偶式育儿泛滥、中国式渣爹盛行的罪魁祸首。
其次,从怀孕开始,孩子与母亲的联系最为紧密,因此到孩子生下后,女性能够快速反应过来,并承担起母亲的责任,而男性进入角色的时间却相对漫长,于是很难自觉承担起“父职”。
如今,丧偶式育儿与当妈式择偶、保姆式妻子、守寡式婚姻并称为中国女性的四大不幸,在反思、批判父职与母职分工不均的同时,“丧偶式育儿” 也开始成为集婚姻与育儿生活于一体的批判话语。 对女性伤害有多大?
丧偶式育儿实际上反映出作为妻子的女性,对另一半鲜少参与育儿,出现了自觉地反思与批判,无疑是因为这种现象从方方面面加深了女性的家务负担、育儿负担以及平衡家庭与事业的两难境地,让女性们深受其害。
总有人在说,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,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,然而这已经成为了不少男性冠冕堂皇的借口。
因为要为事业拼搏,要努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,于是日常生活中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上班,回来就冷眼旁观妻子忙碌,理所当然、心安理得地逃避家务与育儿责任。
如果你抱怨丈夫不帮忙带娃,就是不愿意付出、不够贤惠。这句话毫无疑问是对妻子的一种道德绑架。
丧偶式育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,在此之前要先经历“丧偶式婚姻”。
在父亲没有主动或难以承担起自身职责的情况下,妈妈们只能主动或被动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状态,被迫去迎接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任务,无奈的承担起所有或大部分的育儿责任。
然而,妈妈也只是一个普通人,并不是神,她身上的光辉都源于内心对孩子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,她的付出也需要被看见。
尤其是长期夹在家庭与职场之间、承受双重压力的女性,会逐渐出现焦虑、敏感和暴躁等多种负面情绪。内心积压已久的不满会让双方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,整个家庭氛围都变得“火药味”十足。 “我没有一个好爸爸”
曾有一个小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,作者的本意或许是分享爸爸带娃的趣事,可是很多人看着看着就陷入了沉思……
视频中小女孩在写作业时遭到父亲的质问:“没少你吃和穿,学习用品样样齐全,怎么学习就比别人差呢?”
小女孩哭着回答:“因为我没一个好爸爸。”
随后是和妈**对话,小女孩泪流满面地说道:“别的小朋友,是有家长的努力和陪伴才有那么好,不像爸爸,三心二意的。”
很难想象,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能够说出这种发人深省的话,或许正是因为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父亲陪伴的成长,才会有这么深刻的感想。
而爸爸的回答是什么呢?他云淡风轻地回答:“懒得和你解释,你有一个好妈妈就行了!”
这句话,真实反映了大多数“隐形爸爸”内心十分不讲道理的想法。 “隐形爸爸”对孩子的伤害不可小觑
德国哲学家E·弗罗姆说过:“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,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,那就是思想的世界、科学技术的世界、法律和秩序的世界、风纪的世界、阅历和冒险的世界。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,他只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”。
由此可见,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,就算妈妈再优秀,也无法替代父亲,因为父教与母教本质是不同的,父亲在孩子发展的某些方面扮演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角色。
首先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和情绪健康。
父亲在现实生活中是第一个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的人,父亲的权威教导令他们学会自我控制,学习各种法律和规范,并知道如何做出适当反应。
最重要的是,父亲作为家里的大家长,小家庭里的唯一成年男性,他能带来安全,能给孩子信心和胜任感,从而有效地克服不良情绪。
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,那些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,长大后会存在明显的情感障碍,很容易出现焦虑、任性、依赖、自尊心低下、攻击性强的行为缺陷,这直接导致他们成年后出现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,为此萌生出“父爱缺乏综合症”的概念。
其次是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与人际关系。
父亲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主要枢纽,能帮助孩子逐渐社会化。
因为一个家庭对外交流往往都是由父亲来完成,孩子最先从父亲身上学习如何人际交往并处理人际关系,父亲其实无形之中参与了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: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 交往人群与圈子也在不断扩大,社交范围慢慢变广,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也就愈发明显。
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忽视或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,孩子受到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,学习到的社交知识就会很少甚至没有,加上父职缺失带来的种种性格缺陷,还会继发各种心理疾病,比如不愿与人交流、放弃交友或不能与同龄人融洽相处等等。
最后,还可能导致孩子认知发展受阻。
父亲在教育孩子时,更偏向鼓励孩子自行探索,发现新事物,无形中提升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。
美国一项心理研究显示:5~6岁的孩子在缺乏父爱两年后,其认知能力与正常儿童相比差距明显,在各项智力测试中均落后于人,操作分数和全量表智商分数都比较低下。调查显示:拥有父亲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,数学和阅读能力往往会比较高。
如果成长过程中,父亲的参与度不高,或者直接成为“隐形爸爸”,那么孩子的想象力、创造力、逻辑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都会大大受限。 “形式陪伴”与“丧偶式育儿”同样可恶
网上调侃父亲带娃正如“父爱如山,一动不动”一般,这真实地揭露现在很多爸爸的带娃现状:就算被迫接手照顾孩子,更多时候也是在做自己的事情。
在他们看来,孩子在自己视线范围内,反正也不存在危险,只要“活着就行”,这就是所谓的形式陪伴。
98.4%的中国家长认同“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”这一观点,因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父母认识到自己要给予充足的陪伴,但有时他们的陪伴却并没有融入进去。
调查显示, 47.6%的家长会“兼职”做家务,38.4%的家长会经常“看朋友圈、刷微博”,49%的家长在陪伴时从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,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,使亲子陪伴流于“形式陪伴”。
这种“形式陪伴”实际上并不属于高质量的陪伴,通常没有互动也很少会有对话,对孩子来说,体验感极差,相当于没有,与丧偶式育儿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父母人在这里。
生而不养,养而不陪,渣父无疑。
父亲对于子女的身心发展的会影响终生,父亲的情感投入、与孩子的情感联系以及给孩子提供的资源,都与孩子的身心健康、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息息相关,在苦苦思索如何做一个好员工、如何升职加薪之前,不妨先做一个好爸爸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END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论坛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 |
|手机版|理想城俱乐部 ( 闽ICP备19016385号-2 )
GMT+8, 2024-11-24 13:18 , Processed in 0.194883 second(s), 43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