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文章时间满 121 秒,可领取 605 理想分
读马克思《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》,走出迷茫 这篇文章是马克思的中学考试德语作文。但是其对事物、自我的观察却远远超出同时代人。现在读这篇文章,也有一些收获。
马克思认为动物和人是不同的,动物只是自在的活着,人是自为的活着。人拥有自由意志,可以做出选择、设定目标并实现目标,只有这样活着的过程,才是自由的活着。所以动物本身不考虑选择的问题,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基因本性敦促下的选择,也就是马克思所指,他们的活动范围是自然界规定的。
很多人经常思考一个问题,活着有啥意义?马克思这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,人要活的高尚。人绝对不能像猪、狗、牛羊一样活着,仅仅为了本能而活着。如何才能活的高尚呢?那就是要自己选择一份合适的社会地位,这份社会地位契合他的能力,同时也对于社会有所贡献。马克自小小就不是自私自利的,他内心始终坚信,高尚的自己一定是在为别人、为社会服务的时候才能成就的。仅仅一切为了自己而活,是不能使自己活的高尚有意义的。 要区别一点,有的人追求高尚,追求意义,是在乎别人的评价。有的人追求高尚,追求活的有意义,那完全是他的自我要求。马克思就属于后者。 活的有意义这个话题,中国古代的先贤也有这样的追求,不过很多科举人追求的是读书做官,青史留名,也有一些人不慕名利,追求内心自由。前者更重视社会评价,后者更重视自我评价。 当年明月在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结尾中叙述了为什么描写徐霞客,是想要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决定自己怎么活,那才是有意义的。徐霞客更喜欢游历山水,马克思更喜欢在为人民服务中得到自我的高尚认知,两者都是仅仅在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,一言以敝之,我的人生我做主。
人是矛盾的产物。纵观历史,很少有人早早作出一生规划并为之奋斗终生,大多数人都是庸庸碌碌,虎头蛇尾,鲜克有终,因为人本身矛盾的特性终生制约着在不同时段人的选择与行动。人生做错了职业选择,也就会毁灭人的一生,让人陷于不幸。所以马克思强调,要认真权衡这种选择,这是一个人走上生活道路的首要责任。
马克思是无神论者,其实每一个睿智的人都是无神论者。但是这种无神论者不是不承认一种终极的存在,而是拒绝承认某种特定的“神”,如耶稣基督等,因为这种特定的神是人自我编织的,所以睿智的人能看透这种骗局。杨振宁在一场采访中说,你问我相不相信有神的存在,我要先问一下你说的这个神是什么意思,如果是耶稣基督这种宗教的神,那我是不相信有这种神的存在,如果你说是一种独立的逻辑结构,那我相信是有的,因为宇宙的存在方式很符合数学的规律,像是有一个造物主设计的那样。 从后来马克思批判宗教来看,他显然是不相信有特定的神存在的,但是他这里指的神,应该是某种难以言说的那种内心声音的来源。
很多人基于一种冲动与热情来选择职业,其结果也就往往使自己的人生不幸了,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样子。
马克思认为,热情与冲动的根本来源是欲念,而不是理性的抉择。选择职业必须要基于理性,否则难以持久。
基于虚荣心与内心幻想所做出的职业选择是不能持续下去的,因为这种选择不是基于理性,理性这时候是被蒙蔽了的,这时候我们没有衡量这种选择的全部分量,也就是选择背后的巨大责任。只有在愿意承担这种巨大责任之后并且无怨无悔之后,这种职业选择才是长足可坚持下去的。 生活中,很多人做选择都不是基于理性,而是基于任性。 一句我的人生我做主,并不是说我想咋地就咋地,而是说我愿意承担这份选择背后的代价与后果。很多人仅仅想做主,而不想承担责任,这就是不成熟。不成熟的人注定长不大,不成熟的人生注定稀里糊涂。 那在理性失去作用的时候,我们应该如何作出选择才不会糊涂呢?马克思最终给出了他的结论。
保持一份热爱,将最初那份热爱持续到永久。即使看清了责任与困难以后,也仍然爱他,那么就不会被蒙蔽了。 举一个与之类似的例子,我一直认为爱情的最好描述就是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最初爱一个人是基于欲望、热情、感性等等因素,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逝,爱情的结局是婚姻,只有看清了婚姻的全部琐碎生活以后并仍然爱眼前的人,仍然觉得自己适合她的时候,再负责地迈出婚姻那一步,否则,就是耍流氓或者不成熟。 参考资料: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》第二版,人民出版社,第455-460页。 马列主义学习系列: |
|手机版|理想城俱乐部 ( 闽ICP备19016385号-2 )
GMT+8, 2024-11-21 17:15 , Processed in 0.175745 second(s), 40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