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码,快速开始

理想城俱乐部 门户 见识好文 财经 查看内容

一个华为伙食故事,暴露了管理的底层逻辑

2021-10-11 13:56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05| 评论: 0

摘要: 华为的管理制度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企业中,可谓都是数一数二。拥有19万员工庞大体系的华为是如何有效挖掘员工潜能、提升组织效率的呢?这应该是很多企业都想学习的。其实,华为的管理,一切都基于对人性的把握,只有 ...
浏览文章时间满 183 秒,可领取 915 理想分

       华为的管理制度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企业中,可谓都是数一数二。拥有19万员工庞大体系的华为是如何有效挖掘员工潜能、提升组织效率的呢?这应该是很多企业都想学习的。其实,华为的管理,一切都基于对人性的把握,只有理解了人性、效率和利益之后,管理才能高效。

 

       据华为人讲述,有一段时间,华为的海外员工舍不得吃。

 

       因为公司的伙食补贴都是直接打到工资里,大家想多攒点钱回来买房子,没有把这笔补贴用来改善伙食。

 

       事情终于传到了任正非耳朵里,他立即责令人力资源部门整改,结果这个伙食补贴政策变成了:“无论员工吃多少,公司补一半;吃的多就补的多,吃的少就补的少”。

 

       因此,曾有人笑谈,华为很多员工生怕吃亏,都吃成了“脂肪肝”。

 

       时间一久,公司的领导们发现,员工吃饱了饭不想家了,干的活更多了。年底一结算,发现新的政策反而使公司的收益增加。

 

       这个故事简要地说明了一个管理学上的道理:只有在理解了利益、人性和效率后,管理者制定的制度和机制才能打动人心

 

       华为认为,如果一个管理者不懂人的心理,是做不好管理的

 

       华为鼓励管理者,制度和机制出来了以后要问问:这个机制和制度打动了员工的内心没有?如果没有,那这个制度和机制将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摆设。

 

       在华为,“效率、人性、利益”始终是其管理之魂。

 

01

效率: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

 

 

       自然界的法则是物竞天择、适者生存。但就是这种残酷使得各个物种必须保持强健性,以不断适应环境,获得生存机会。

 

       企业的逻辑也是这样,企业也可以视为自然界的一个小系统。

 

       作为社会的器官,企业是一个效率性的组织,而不是一个公平性和福利性的组织

 

       ZF和社会强调以人为本,保护弱势群体,而企业则是以奋斗者为本。社会系统和企业系统的这种不同,正好形成了互补和互相支撑。

 

       现在清华、北大几乎没有农村的孩子,因为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水平差距太大了,农村的孩子要考上清华、北大非常困难。

 

       对于这种情形,ZF会通过相应的名额和指标去帮扶农村学生。这说明社会本身是不公平的,但是ZF的责任是纠正这个不公平。

 

       人生下来是不公平的,但是企业的职责不是追求公平,而是追求效率

 

       企业如果追求公平是容易出问题的。这也是企业和ZF的社会分工、各司其职。

 

       华为福利一般,且认为福利与价值创造没有必然的关系。创造才有回报。这就是华为的管理逻辑。

 

       华为手机初期做得不好,但公司没有动员内部员工购买华为手机,因为这样手机事业部的日子很好过,改进就慢了。

 

       只有这种市场机制,才会倒逼着企业的每个环节进行改进。

 

       华为内部的芯片如果想提供给其他的业务部门,需要和外面的供应商一起参加招投标,这也是一种市场压力传递的机制。

 

       企业靠效率满足利益和人性

 

       真正的效率不是省钱,而是增长。增长的企业才能留住人才,人才发展的本质其实是事业的发展。

 

       能干的人基本不忠诚,忠诚的人基本不能干,这是人性。留人不能靠忠诚,而要靠组织效率

 

 

02

人性:自私是最大的人性

 

       人性是自私的。——这是常识,只是大家不愿意堂而皇之地说出来。

 

       华为就是把自己的价值构筑在“人性是自私的”这个假设上,因为这个假设是成立的。

 

       如果华为把价值构筑在“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”这个假设上,是无法动员人的。

 

       利益是众多毫无关联的人,能够走到同一个平台上来的主要原因。

 

       无私是最大的自私,因为无私的人不是真的无私,只是自私的“格局”比较高。他们的自私可能体现在“精神”或者“权力”的层面。

 

       说白了,讲天下为公的人,都是因为他的私人利益已经得到了满足。

 

       90年代,华为员工的工资也就是几千元一个月,当任正非问他们想买什么车时,有人说买捷达,有人说买宝马。

 

       任正非听后就说,想买宝马的这个小子有出息,可以做干部,因为他的利益格局很大。

 

       一个人舍得花钱,说明他对自己的未来是有期许的。一个舍不得花钱的人,他未来的格局就很小,让他来带队伍,不可能创造大的价值

 

       于是很多人就开始想象自己人生中的“宝马”,干活更有劲了。这就是人性使然,一切从自己的私利出发。

 

       在华为看来,好的管理制度一定要能让大家都捞到好处。如果让大家捞不到好处,这个制度百分之百是失败的。

 

       人性化管理就是承认:最大的人性就是人的自私性,管理者的使命就是满足人的自私性

 

       在这个原则下建立的制度才是有效的,才能真正激发组织活力。有了这个前提假设,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就清晰了。

 

       利己和利他未必是一个矛盾体。一个真正大公的人,是因为他的境界比较高,看见了更高的利益。

 

       当这个更高的利益实现了,他的私利肯定是有保证的,否则这个组织肯定会出问题。

 

       华为的员工都是这样的理念:把企业做好了之后,每个人的利益才有了保障。

 

       “用人”和“疑人”,是很多管理者热衷于研讨的问题。华为承认人性是自私的,是首先利己的。

 

       那么,人的利他行为是要存疑的,用人的时候应该是“用人要疑,疑人要用”。

 

       在普世价值观里面,特别是大学教授讲得比较多的是“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”。

 

       这个规则在企业里面是错的,与“人性自私”这个假设是背离的。

 

       华为承认了“不信任”和“怀疑”的前提,然后同时授权和进行制度约束,从而使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。

 

       该有的权力,华为每个人都会有,都可以用,但是又不逾矩,因为外面有一个很强大的监督体系。

 

       全球各地的人性都是一样的,所有的文化都是构筑在人性的基础上,只不过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差异而已。

 

       从华为的实践来看,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球都是普世的。

 

       但是在具体的一些制度、规范层面要因地制宜,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相匹配。

 

       如果一根筋地把总部的文化理念全部照搬到国外,肯定会招致失败。

 

03

利益:要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打通利益链条

 

       价值创造、价值评价、价值分配就是利益机制。要像打通我们身上的任督二脉一样,把利益的链条打通

 

       这三个价值内容到底哪个最重要呢?目标永远要对准价值创造,做蛋糕比分蛋糕重要,分蛋糕也是为了把蛋糕做大

不少企业家有些成绩了,就会陷入保守。曾经有个老板两年做到了20个亿,说不知道怎么分钱了。

 

       顾问告诉他,两年做到20亿,说明市场空间很大,说明发展很快,重点应该放在怎么做蛋糕上面,而不是怎么分钱。

 

       华为认为,企业“抢粮食”是最重要的,尽量少搞精细化的管理。

 

       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的灾难,就象磨刀一样,只顾对企业进行精雕细琢,不关注外面的市场和客户,必然“死路一条”

 

       企业只要能“打到粮食”,内部有时候混乱一点没什么关系,优秀的企业都会有点乱。只要有利益保障,没人会担心乱。

 

       汶川地震期间,很多华为员工奋不顾身去抢修通讯设备。有人就问,华为怎么教育员工“学习雷锋”的?

 

       最常见的错误答案是,华为从新员工开始就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,以奋斗者为本,所以他们的血液里面流淌着奋斗的基因……

 

       真相是,人性都是偷懒和怕死的,现在没人能被教育得违背人性。其实他们冲锋,也是为了自己在华为的美好前途。

 

       华为给员工的价值分配有两个维度,纵坐标是业绩贡献,横坐标是使命感。

 

       业绩贡献好,带来更多的奖金,贡献越大奖金更多。

 

       横坐标的使命感如何衡量?

 

       汶川地震冲锋了就是使命感强,不冲锋就是使命感弱。

 

       使命感强的人,才有资格升职和配股。使命感弱的人升职和配股都没戏,在华为公司升职就意味着发财。

 

       “富贵险中求”,基于利益的计算导向了员工的冲锋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计算器在算,管理者计算清楚员工的利益,才能驱动员工干活。

 

       不会计算员工利益的主管,是带不好团队的。主管不是计算员工的利益,就是算计员工。凡是算计员工的,最后都被员工算计了,员工都是聪明人。

 

       管理者还有一个责任,要引导员工看到更大的利益,因为每个人看利益的方式是不一样的,员工格局小,看到的利益就比较小。要帮助员工看到更大的机会,实现更大的利益。

 

       管理者驱动下属工作,不要讲大道理,不要讲情怀,让需要让他做的事情与他的个人利益保持一致,自然水到渠成

 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END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论坛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
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1

鲜花

鸡蛋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1 人)

QQ|手机版|理想城俱乐部 ( 闽ICP备19016385号-2 )

闽公网安备 35012102500645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221536

全国热线4009986601

GMT+8, 2024-11-23 21:22 , Processed in 0.206287 second(s), 4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