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文章时间满 61 秒,可领取 305 理想分
现在社会上好像有一种普遍的现象,就是所有人都很忙,所有人都有很多想法,所有人看上去都很有效率,可以随时打电话,随时安排下一步的计划,但是好像所有人都没有什么成就?为什么? 其实原因很简单,很多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,并没有把它做到“止于至善”,而是等到快要走的时候才开始后悔。 拿我自己来说,我没有手表,没有手机,不让别人找到我,自己也很少跟别人联系,目的是我不想自己切断时间,也不想被别人切断我的时间。 我认为一段时间越长越有价值。 如果以“天”为单位来计算,一天的时间总价值为100的话,你把一天切成两段,总价值则不到60;如果切成4段,总价值不到20;如果切成很多段,总价值基本等于0。 现在很多的人状态就是一天的时间被切成了无数段,好不容易空下来的一点时间又交给了手机。有大数据统计,成年人每天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累积相加超过了6个小时。 假定,这6个小时,我们是在做一件事的话,一年下来,你足以在某个领域成为“专家”。 所以,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花费越长的时间去做,获得的成就会越大。 现在我们会有工作日和休息日这个概念,其实这是在很早的时候,古巴比伦定下来的。工作日我们努力工作,休息日我们好好休息,所以很多人的“一段时间”就是一周。 而我自己的“一段时间”是用年来计算的,每年的除夕夜我基本都是通宵加班的,对很多人而言,这似乎不合人情。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过于看重外在,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。别人觉得你辛苦,那只是别人觉得,你真正是不是辛苦,只有你自己知道。 相比较大半辈子的碌碌无为,短期内的辛苦我觉得不算什么。 但我一直觉得很奇怪的是,人们能忍受“长时间的痛苦”,如不幸福的婚姻,不和谐的夫妻关系,令人厌恶的上司,但不愿忍受当下的辛苦。 似乎及时行乐,才是众生的法则,对于这个观念,我是持怀疑态度的。 那是不是说,只要一个人拿出了大段的时间,他就一定能取得成就呢? 这个,没有人能保证,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:你想要什么? 99.99%的人,好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一样,害怕开得比别人慢,所以拼命地踩油门,直到他超过所有的同行者以后,他才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要去哪儿? 我们人生一辈子也是这样,我们从一开始就要设定好你的目标,而且目标最好单一,清晰。 你要清楚的知道你今天应该做什么?这周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?今年的计划是什么? 想清楚之后,准备好自己的筹码(时间)就去做,不一定要好高骛远,不一定要去读常青藤学校,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李开复的,但每个人都可以当最好的自己。 《礼记》有云:大学之道...在止于至善。 所谓的“止于至善”,是指把每一件事情,用大块的时间,集中所有优势兵力,几乎所有的精力去做好它,把它做到最好为止,然后再进入到下一个领域,而不是这个领域刚上手的时候就急急忙忙换领域,那样你会一事无成。 你要相信登上喜马拉雅山上面的那个人,不一定是体力最好的,而是他下定决心,死也要登上去的。 禅宗讲究当下,不恋过去,不望未来。过去的已经过去了,不可能再回来,未来的还遥不可及。生命很奇怪,无论还有多少日子,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,所有的当下相加就是我们的一生。 禅宗里面的开悟,其实就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对当下100%的投入,寄希望于以后的人是焦虑,沉迷过去的人是迷茫的,因为他们忽略了当下,不懂得当下,即是一生。 总的来说一个人要想不焦虑,不碌碌无为,只需要想清楚这2个问题。 第一,你想要的是什么?不要被外界牵引,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,选择好自己的人生目标,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。 第二,你当下在做的是你想要的吗?珍惜每一个当下,每周、每天、每时都尽量做到当下最好的自己。人生就是每一个当下积分的总和,当下喜乐,人生自然喜乐,当下痛苦,人生定然痛苦。 |
|手机版|理想城俱乐部 ( 闽ICP备19016385号-2 )
GMT+8, 2024-11-23 21:16 , Processed in 0.258833 second(s), 40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