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文章时间满 81 秒,可领取 405 理想分
人活在世间,很努力去工作,去生活,每天忙忙碌碌。 有时候半夜醒来,不免会问:我今天这个样子,是我想要的吗? 能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答,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。 所以,每个人一生当中,都需要偶尔停下来想一想:到底我是谁? 活在当下,生命才真实
很多人感慨自己不再年轻,好像人生已经没有太多机会。 但我要说的是:不要把年轻当作资本,否则生活就只是“浪费时间”。 我有一次坐出租车,听到一位司机对时下大学生的评价。 他说,有一天早上,他载着四个学生去某大学参加考试。 学生们在车上聊天,说昨晚打麻将打了个通宵,直到今天早上八点,才急匆匆地跑去学校应考。 其中一个还问:“作弊的东西准备好了没?” 这位司机很难受,对我说:“你看,父母辛苦地把孩子送到大学受教育,这些孩子到期末考了居然通宵打麻将,还准备作弊过关,实在令人失望透顶。” 当然,这不见得是普遍的情况,假如大学生都像这样的话,大学教育又怎么办得下去呢? 我要强调的是,不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一种阶段,都需要明白:人的生命一直在开展,过去不管做了多少事,现在这一剎那才是当下所有的。 能够活着,生命就是新的开始。只有活在当下,生命才真实。 有思想,才真正存在
美国哲学家罗素才华极高,却也非常调皮。 有人问他:“你是有名的哲学家,能不能给年轻人一些忠告?” 他说:“年轻人在哪里?我没见过年轻人。” 别人以为他在开玩笑:“你怎么会没见过年轻人呢?” 他说:“年轻人没有思想,根本就不存在嘛!” 罗素的意思是,年轻人如果没有思想,就只能完全按照别人的想法来生活,这种存在只是copy而已。 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说: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,就是奴隶。” 所谓“奴隶”,代表没办法独立思考,所有的一切都是学习别人、参考别人的。 罗素和欧里庇得斯的话,就在强调人一定要“认识自己”。 因为自我是人一生当中所能掌握到最可贵、最真实的资产。 人应该如何认识自己?
如果想要认识自己,就要回答三个问题:第一个问题,什么事使我感动? 发现一件事使你感动,就要记下来。 一般人总是怕孤单,为了避免寂寞,努力与许多人来往,加入一些团体,才觉得有归属感。 事实上,如果不能喜欢自己,别人又怎么会真的喜欢你呢? 社会上每天发生许多事,有些事使我特别感动,因为它唤醒了我心中潜藏的愿望。 这些愿望中,有的是人类共有的,有的是自己特有的;无论如何都提供了自我认识的线索与良机。 记下每一次受感动的事件,内心的自我形象就会期许自己去效仿,并以行动来落实。 你羡慕什么样的人? 第二个问题,什么人使我羡慕? 羡慕能使人在心中自问:“我能变成像他一样吗?” 羡慕什么人,代表自己希望成为像对方一样的人,越向希望的目标去努力,就越能接受自己。 孔子有个学生叫冉有,非常有才华。 冉有曾向孔子报告说:“老师,我不是不喜欢您说的人生理想,但是我的能力不够啊!” 孔子说:“能力不够的话,走到一半自动会停下来,你现在却是画地自限。” 生命是动态的,任何阶段都不可画地自限,一定要尽力而为。 你对自己满意吗? 第三个问题,我对自己满意吗?许多人不满意自己的现状,但是又不知如何着手去努力。 这里需要的是自我剖析。 首先,找出不满意之处,看看它是由于与人比较而来的,还是由于远离了年轻时的梦想。 若是前者,则须同时注意,世间总有不如自己的人或比自己更委屈的人。 若是后者,则须进而思索,为什么无法实践昔日的梦想? 其次,对自己不满意不仅不能流入情绪中,常常怨天尤人,反而要注意正向的反省,问自己:怎么做才会对自己满意? 从不满意中找出对立的条件,答案不正是走向满意吗? 既然厘清了如何才能对自己满意,那么人生的路不是会豁然开朗吗? 做,就有希望 很多时候,觉得绝不可能达成某个目标,其实问题只在于,没有开始走而已。 就好比登山,刚爬的时候,山脚下能看见的景物非常有限,不免怀疑:山上真如别人描述的那么美丽吗? 等到你真的抵达山顶时,放眼望去,视野辽阔,才知道这个世界真的很美。 我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: 他到佛教圣地五台山观光,一看到通往山上的一千多个台阶,就望而却步,提不起劲儿继续走上去。 这时候,刚好有几个当地的百姓,做完生意挑着担子走下山来,样子很轻松。 他们就很好奇地问:“哎!你们怎么有办法走这么多的台阶呢?” 他们回道:“没有啊,我每次只走一格。” 很多以为绝对做不到的事,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困难。 只要一步一步往上走,一定有到达终点的时候;如果永远不肯迈开步伐,终究没有任何希望。 |
|手机版|理想城俱乐部
( 闽ICP备19016385号-2 )
GMT+8, 2025-4-4 22:00 , Processed in 1.499501 second(s), 40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