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文章时间满 72 秒,可领取 360 理想分
你可曾想过,为何寥寥几笔勾勒出的画面,竟能展现出无尽的意境?这正是“留白”所蕴含的魔力。而这种智慧,绝非艺术的专属,它同样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在现代社会,人们似乎总在追求“满”——家中堆满物品,钱包塞满钞票,总想将一切牢牢掌控。 但你是否也常常感到,当生活被填满到无以复加时,我们反而迷失了自我,忘记了内心真正所求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探寻“留白”背后的智慧。 一、“留白”是什么 在艺术的殿堂里,留白是赋予画面意境的魔法;而在人生的旅程中,留白则是一种深邃的智慧。它并非简单的无为,而是秉持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感,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下脚步。就如同绘画时巧妙地留下空白,那些未被填满的部分,反而赋予了整幅作品更加丰富的层次与想象空间。 二、主席“留白”智慧 说到“留白”,我们不得不提主席。你可能以为他是个“拼命三郎”,其实,他也是一个懂得“留白”的高手。 一是,军事上的“留白”。 主席说:“打得赢就打,打不赢就走。”这句话,就是典型的“留白”——不用硬拼,灵活应对,找到最佳的出路。 二是,生活中的“留白”。 你可能不知道,他老人家也是个“生活家”。虽然日理万机,但却懂得给自己“留白”。主席特别喜欢游泳,尤其是长江。 他说,在水里,他可以暂时忘记所有的烦恼,专心思考。有一次,他在长江游泳时,突然灵感迸发,写下了著名的《水调歌头·游泳》:“万里长江横渡,极目楚天舒。”这种在水中“留白”的时刻,让他找到了灵感和力量。 三是,读书是他的留白。 他一生酷爱读书,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候,他也会挤出时间来读书。他说:“没有时间读书,挤出时间来读书。”他认为,读书是一种“留白”,可以让自己从繁忙的工作中抽离,重新找到思路。 三、学着去“留白” 一是,适可而止,不过分追求。 我们总是渴望把家里堆得满满当当,钱包也鼓鼓囊囊,似乎想要将世间的一切都紧紧抓在手中。然而,你或许会察觉到,当我们在追求事事圆满时,疲惫之感却常常悄然而至。人生其实恰似一杯茶,若倒得太满,反而无法畅饮。唯有留出适当的空隙,我们才能更加真切地品味出那茶的馥郁香气。 二是,灵活应对,找出最佳出路。 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,就像主席面对敌军包围一样。这时候,硬拼未必是最佳之选。学会 “留白”,灵活应对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路,才是上策。 三是,抽离自我,保持头脑清醒。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喘不过气来,工作、家庭、社交,好像什么都不能放下。但主席告诉我们,适时抽离,给自己一点“留白”的时间,才能保持清醒。 四、你可以做到“留白” 一是,工作中的“留白”。 你是不是常常加班至深夜,感觉自身的努力已达极限?事实上,恰到好处地给自己 “留白”,调整休息一番,适当地闭目养神、喝杯咖啡来放空思绪,反倒能提升工作效率。正如主席所言 “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”,这一道理便是如此。 二是,生活中的“留白”。 周末时别把日程排得太满,给自己留一段空白时光。比如煮壶香茗,静坐品读;或者游弋水中,畅享清凉;再或者牵着爱犬漫步,任微风拂面、海风轻抚……从连轴转的忙碌里抽身,于生活的留白处觅得心的安宁。 三是,人际关系中的“留白”。 不用事事都追求完美,也不用总是迎合别人。适当地保持一些距离,反而能让关系更加长久。 主席的“留白”智慧,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,是一种生活的艺术,更是一种境界。他告诉我们:“人生不必追求圆满,适度的空白反而能让生活更有味道。” “留白”让我们在复杂的生活中,找到简单的出口;在忙碌的工作中,找到内心的平静。或许,真正的“圆满”不是事事完美,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,给自己留下一片空白。 就像主席说的: “打得赢就打,打不赢就走。” “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。” 这些智慧,不仅属于过去,也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现在和未来。 |
|手机版|理想城俱乐部
( 闽ICP备19016385号-2 )
GMT+8, 2025-8-19 20:37 , Processed in 0.747601 second(s), 40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